•   亲爱的股友,愿你的股票市场之路如同长虹般绚烂,一路飙升,财源滚滚。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把握机遇,实现财富增长的梦想。
  •   亲爱的股票朋友,愿你在新的一年里,股票如潮水般上涨,收益如春笋般茂盛。在市场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祝你投资顺利,财源滚滚!

股票加杠杆app:股票配资首选-央行最新发布!8月两大重要金融指标均增8.8% 释放什么信号?

摘要:   9月12日,人民银行公布的8月信贷社融数据显示,前八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6.56万亿元。截至8月末,反映资金活化...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9月12日 ,人民银行公布的8月信贷社融数据显示 ,前八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6.56万亿元。截至8月末,反映资金活化程度的M1(狭义货币)与M2(广义货币)增速差较上月进一步收窄至2.8% ,是2021年6月以来最低值 。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8月末,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两大重要金融总量指标——社会融资存量增速、广义货币(M2)增速均保持高增 ,且增速均为8.8% 。

  权威专家表示,无论是反映宽货币的M2,还是反映宽信用的社融规模 ,同比增速均保持在8%—9%之间,说明金融总量是比较宽松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已经很大。未来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 ,货币政策的重点更需在优化结构方面下功夫。

  财政货币政策形成合力,促金融总量增速保持高位

  数据显示,前8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46万亿元 ,8月末 ,人民币贷款增速6.8% 。

  今年以来,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较快,对积极稳妥化解隐性债务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长期看利于修复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不过,短期内会对信贷增长产生一定的下拉效应。截至8月末 ,今年用于置换隐性债务的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已发行近1.9万亿元,有研究估计,还原地方专项债置换影响后 ,8月贷款增速在7.8%左右,仍然是一个不低的水平。

  从新增信贷结构看,部分企业的贷款增长受益于生产景气度出现回升 ,为8月信贷增长提供了支撑 。东部省份某银行分行客户经理表示,制造业贷款储备及投放明显好于上年,该行今年1-8月新增制造业贷款占新增对公贷款比重为53% ,较2024年全年大幅提升33个百分点 ,尤其是以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景气度较高,企业新增融资需求较多。

  8月新增住户贷款亦有提振。市场人士分析称,8月是传统暑期消费旺季 ,个人消费需求的内生增长叠加“以旧换新 ”等促消费政策的外生推动,消费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贷款需求也有上升 。

  从价格看 ,贷款利率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8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不过 ,观察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情况的“全貌 ”不宜只看信贷单一渠道 。近年来实体经济融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企业债券 、政府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等直接融资占比稳步提升,相比于新增信贷 ,社融规模 、M2增速能更全面刻画金融总量情况。

  权威专家表示,今年以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合力 ,政府债券发行节奏靠前、力度提升 ,累计融资增量持续高于上年同期。财政政策发力增多、社融和贷款均保持合理增长,对M2增速起到一定支撑作用 。此外,去年同期M2基数较低 ,也为当前M2增速保持较高读数创造了条件 。

  “活钱”更多利于提振投资与消费

  今年以来,M1与M2增速“剪刀差”持续收窄,体现出当前资金活化程度提升 、循环效率提高 ,各项稳市场稳预期政策有效提振市场信心。

  相对于包含定期存款的M2而言,M1中主要包括现金、企业和居民活期存款,以及支付宝和微信钱包等随时可用的“活钱 ” ,因此也常被市场看作是透视企业投资意愿、居民消费倾向的重要“风向标”。截至8月末,M1增速6%,较上月进一步上升0.4个百分点;M2增速8.8% ,与上月持平 。

  可以看出,8月由于M1增速的进一步提高,带动M1 、M2“剪刀差”继续收窄 ,并达到2021年6月以来最低值。

  中信证券固收研究团队认为 ,8月并非典型的“税收大月 ”,财政对流动性抽水效应减弱;此外,我们观测8月理财产品扩容节奏较7月放缓 ,对存款的分流也相应弱化。去年4月监管叫停手工补息,企业活期受影响出现明显下滑,同时地产销售平淡等因素都带来了M1低基数背景下 ,带动今年8月M1增速继续上修 。此外,化债政策持续推进,也有助于企业资金情况改善 ,对M1形成支持。今年以来,M1、M2“剪刀差”明显收窄,成为金融数据一大亮点 ,体现资金活化程度提升、循环效率提高。

  未来货币政策重点更需落在优化结构

  近年来,央行连续降准降息,货币政策的状态是支持性的 。权威专家表示 ,我国金融总量已经很大 ,在保持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更需要优化结构。

  “未来,结构引导重点还在于发挥市场高效配置资源的优势 ,激发金融机构内生动力。”上述权威专家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继续发挥牵引带动作用,提供政策支持和激励引导 ,增强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领域的能力和意愿 。同时也要发挥好货币信贷政策与财政贴息 、风险补偿等措施的协同效应,不断增强金融支持重点领域的实效。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呼吁 ,宏观政策要进一步聚焦深层次矛盾,推进关键领域改革,加强社会保障、健全政府债务管理、优化税收制度等方面也要加快推进 ,这些方面不仅有助于经济长期行稳致远,在短期也可以发挥宏观调控 、提振消费的作用。

  “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有坚实基础 。目前宏观政策思路已明确转向惠民生、促消费 ,一些见效慢但有利于长远的改革和政策举措 ,现在是窗口期,可尽早推动落地 。 ”业内人士称,比如 ,金融方面既需要继续保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也需要防范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财政方面需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促消费、惠民生的保障力度 ,加大二次分配力度等。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

标签云